茶為國飲,在全世界,凡提到中國肯定要提到的一樣東西就是茶。茶不僅是一種飲料,更是一種養生手段。傳說神農日嘗百毒,結果毒性發作,倒在地上。這時候剛好身邊有一棵小樹,葉子散發著清香,于是他就吃了幾片葉子,結果毒性就解了。這個小樹就是茶樹。所以自古就有“茶解百毒”之說。
我有個朋友,特別喜歡喝茶,退休以后有時間了,尤其是他看了很多茶可以養生的書以后,更是飲水必有茶。可是喝了一段時間,不但沒有其他茶友身體健康神清氣爽的感覺,反而經常不舒服。這是什么原因呢?難道是自己的體質不適合喝茶?原來,他最喜歡喝的茶是龍井和鐵觀音,而且口味很重,泡得非常濃。龍井是綠茶,鐵觀音是烏龍茶,這兩種茶都是寒性的,如果老是喝這兩種濃茶,尤其對老年人來說,會傷脾,脾傷了自然會生濕。
飲用適量:每天12克最適合。對于普通人來說,一日飲茶12克左右,分3-4次沖泡是適宜的。吃油膩食物較多、煙酒量大的人可適當增加茶葉用量。孕婦和兒童、神經衰弱者、心動過速者,飲茶量應適當減少。
喝茶須適量 小心“醉茶”
“寧可終身不飲酒,不可三餐無飲茶”,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,喝茶一直是重要的養生之道。但喝茶也必須適量,否則不僅對健康無益,久而久之甚至可能“醉茶”。
醫生介紹,唐代陸羽著作《茶經》,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,綠茶利于清熱利尿,因此底子涼的人不宜多喝;紅茶提神醒腦、降血脂的功能較強;花茶對理氣解郁有幫助,適宜心情郁悒時飲用;烏龍茶能起消脂減肥的功效。